网站首页 实验平台
  您的位置: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简报 >> 正文
  阅读全文

2020年12月简报(总第六十四期)

 [添加时间:2021/2/27 11:18:34, 浏览次数:5716次 ]
本期要闻:
²  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²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完成的“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²  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20年野外考察工作
²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给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发来感谢信
²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主编的水利行业标准《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²  张建云院士当选中国地理学会首届会士
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一行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12月11日,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南京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河海大学原校长张长宽、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云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依托单位领导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教授、校长徐辉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陈生水院长、河海大学副校长许峰教授及管理委员会主要领导、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学术带头人和部分科研骨干代表参加了会议。副主任王会军院士主持会议。
    徐辉校长在致辞中对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专家教授表示感谢。他指出,重点实验室团队经优化重组后,在2020这一不平凡的一年里,一如既往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是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推进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重大水利工程科研攻关工作。在疫情刚刚缓解的情况下,不畏困难,先后组织四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开展观测实验和科学研究,为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夯实基础;二是重大仪器设备购置工作顺利完成。抢时间赶进度,顺利完成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年度购置任务;三是条件保障持续加强。新增办公用房、扩大实验平台,野外观测实验基地建设得到扩展,尤其是高原寒区实验室建成了1室3站,滁州实验基地被认定为第一批水利部6个野外科学站之一,为产出高质量成果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四是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牵头顶层设计并推动实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长江三峡集团--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科研项目等。徐校长同时也指出,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重点实验室也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希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帮助重点实验室建设,积极为重点实验室发展出谋划策。
    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教授作2020年实验室工作报告,他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基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开放运行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重点实验室今年的工作成效。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雍斌教授、钟启明正高级工程师分别作了“青藏高原羌塘流域水量不平衡研究” “土石(堰塞)坝溃坝模拟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进展报告。 
    学术委员会就重点实验室2020年取得的建设进展和下一步的建设和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认为,2020年重点实验室克服了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在基础理论研究与解决国家重大工程关键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开放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学术委员会建议,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需求,聚焦重点研究方向,凝练重大科学问题,加强青藏高原水文水资源与生态安全屏障等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面向 “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难题,持续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会议期间,学术委员会还讨论审议了2020年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完成的“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0年12月3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九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会上对2020年度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国家重点实验室蔡正银正高级工程师主持的“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成果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该项成果主要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寒区长距离供水工程能力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咸寒区灌渠冻害评估预报与处治技术”、水利部技术示范项目“咸寒区供水渠道冻害评估处治技术应用与推广”等10余项工程科研项目,围绕高寒区恶劣环境下长距离供水渠道安全可靠与高效运行需求,历时8年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首次揭示了高寒区渠道“湿-干-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强度衰减与结构损伤双重互馈破坏机制,研发了渠道水-热-力多场耦合数值分析与超重力模拟实验平台,提出了渠道抗冻设计理论与方法;研发了高寒区渠道抗冻升级改造成套技术、装备与工法,建立了渠道渗漏水纵横立体防排与阻滑体系,发明了渠道升级改造新旧防渗膜热熔胶粘接+焊接技术,提升了我国高寒区渠道的供水效率;创建了冰期水力控制数字渠道仿真系统,研发了集渠水增温保温漂浮太阳毯、渠基碎石桩辅热、衬砌板表面加热于一体的渠道局部融冰技术,开发了高效的渠道复合保温盖板,为高寒区渠道低温运行控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集成创新了渠道车载智能无损健康检测系统,研发了全天候无人值守安全监测系统和预警预报云平台,开发了基于BIM技术和无人机自动识别的渠道险情应急巡检系统和调度平台,有力保障了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的运行安全。
    该项研究成果丰硕,获授权国家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5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4部;形成水利团体标准2部,部分成果编入国家标准。研究成果在北疆大型供水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改造后渠道供水时长每年增加了15~30天,供水效率提升25%以上,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达44亿元。项目成果在提升寒区渠道工程输水能力、持续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为沿线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补偿性供水,使得荒漠变成绿洲和良田,动植物资源日益丰富,生态环境效益十分显著。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的开发,有力保障了我国寒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会在“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推进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开展“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20年野外考察工作
    10月8-16日,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云院士带队,联合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水利厅、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单位组成“河流演变与影响科考分队”,赴西藏林芝市、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等地,开展了河流演变与影响野外科学考察现场查勘和取样工作,重点考察调研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和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域的下垫面及河流水系演变情况。
    科考分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二办公室,西藏自治区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办公室,西藏、云南省区,以及沿途市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高寒缺氧等恶劣环境,不畏道路险阻,沿途驱车3000多公里,先后考察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干流及其支流(尼洋河、易贡藏布、帕隆藏布、察隅河)、独龙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巴松措、贡湖措、然乌湖等湖泊,米堆、来古等冰川,以及巴河桥、奴下、东久、德兴、下察隅、察隅、贡山、溜筒江、奔子栏等重点水文站,开展了现场查勘、流速及地形测量、水土植物采样、下垫面调查、水文气象资料收集等工作,取得了青藏高原宝贵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扎实推进青藏高原变化环境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牵头承担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河流演变与影响”专题将揭示青藏高原河流水系变化及演变机理,为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余钟波主任率团赴藏开展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
    10月9日至10月14日,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率团前往西藏昌都生态监测站、高原寒区实验室、雅江源头综合观测基地以及山南雅拉香布雪山——哲古湖综合观测基地等开展科学考察。考察团一行还联合主办了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论坛,专程访问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就青藏高原寒区水生态环境保护观测基地建设、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人才培养等开展了交流活动。
    考察团先后赴昌都市类乌齐县、拉萨市、山南市对昌都生态监测站、高原寒区实验室、雅江源头综合观测基地与山南雅拉香布雪山——哲古湖综合观测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在观测基地和实验室现场,余主任就实验基地建设与发展、实验室运行管理、人才培养等提出相关建议,认为西藏实验室和观测基地是面向西藏全区的场所,是开展常规监测和科学研究的驻地,是服务于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地区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要支撑。
    在昌都市考察期间,河海大学考察团一行与中国环境科学院联合举办了“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上游藏川滇青领省五市(州)生态环境系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论坛”,考察团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主持了本次论坛。余钟波教授作《环境变化下三江源水文生态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对变化环境下“三江源”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见解,陈孝兵、江鹏分别作了《三江并流区水环境保护国际合作若干思考》、《浅析藏东三江跨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报告。中国环境科学院张强、孔维静、张超也作了专题报告。论坛主题围绕统筹推进区域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有效促进四省涉藏区区域生态文件建设的互联互通互助等。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扎西顿珠副厅长、昌都市副市长刘文德、生态环境部西南督察局五市(州)生态环境局和各分局局长等70余名专家、学者、干部领导与会交流,并形成《昌都宣言》。论坛期间考察团应邀参加了昌都市举办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上游藏川滇青邻省五市(州)生态环境系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席会议”。
    考察期间考察团一行访问了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山南市生态环境局。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次仁央宗,山南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洁热情接待了余主任一行,双方就继续推动高原寒区实验室建设工作、发挥综合观测基地作用、合作培养人才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
    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军冰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骨干全程参加了本次考察活动。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给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发来感谢信
    近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发来感谢信,在今年汛期,根据水利部和应急部安排,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云院士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和应急管理报等媒体采访,谈防洪形势分析,分析防御重点,提出工作建议。在防洪关键时刻,在科技部的组织下,张建云院士等作为核心专家,撰写的《科技部关于科技支撑防汛救灾工作的报告》,得到中央、国务院和部领导的批示。
    今年防汛期间,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赴现场支持长江、淮河、太湖流域防汛工作。参加水利部派出的工作组,对长江堤防江苏段和太湖干堤开展隐患排查,向各级防汛救灾部门提交多篇建议报告。组织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利用全国大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在线监控67座重要大型水库大坝安全性态。参加江苏省防指长江、太湖调度会,实地察看防汛情况,现场为解决防汛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主编的水利行业标准《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由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编写的的水利行业标准SL258—2017《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荣获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这是水利行业标准多年来首次获得该奖励。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国家标准化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两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首次颁布于2000年,2017年修订后发布,对保障水库大坝安全运行、规范与指导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确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其“实用性”和“先进性”,不仅在我国水库大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被推介到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具有广阔的国际推广应用前景。
 
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主编的水利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荣获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联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水利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SL 775-2018)荣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20年度标准科技创新一等奖。
    标准科技创新奖是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标准项目。该奖项2020年度在全国范围内评出项目一等奖1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9项。
《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定规范》在积累大量水工混凝土耐久性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完成。颁布实施以来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水利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验收工作、水利建设质量考核工作、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等提供了标准支撑。该标准已在我国东北、西北、华东、华南等区域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引江济淮等重大水利工程中应用,评定结果与实际运行状况基本相符,推动了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落实。
 
张建云院士当选中国地理学会首届会士
    2020年11月29日,中国地理学会首届荣誉会士和会士授予仪式暨地理科学前沿论坛在北京举行。大会表彰了在地理学科及相关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徐冠华院士等22位科学家当选为“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孙鸿烈院士等20位科学家当选为“首届中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云荣获“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
    根据《中国地理学会会士章程》,中国地理学会会士是中国地理学会设立的地理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分为会士和荣誉会士,为终身荣誉。首届会士和荣誉会士主要颁授给地理学界两院院士及对中国地理科学和中国地理学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地理学家。
    张建云院士长期从事水文、防汛抗旱、气候变化影响、水利水电信息化等科研工作,曾任水利部水文局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兼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主任,现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水科学进展》杂志主编等。
    中国地理学会最早成立于1909年,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术团体之一。张建云院士当选“首届中国地理学会会士”,充分说明了张建云院士的学术成就获得了中国地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新安江水文实验站管理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二次会议
    11月20日,河海大学和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在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召开了新安江水文实验站管理委员会2020年第二次会议。河海大学副校长许峰、太湖局水文局局长孟庆宇出席会议,安徽省水文局副局长胡余忠特邀参会。新安江水文实验站管委会主任、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副局长林荷娟,新安江水文实验站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新安江水文实验站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倪晋主持。
    会上,许峰副校长对特邀专家、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对新安江水文实验站取得的有关工作成效给予肯定,表示将尽快落实并加大实验站建设配套运维经费等的专项投入,启动人员招聘流程,要求实验站尽快用起来、出成果,加强协调沟通,切实发挥效益,不断提高影响力。孟庆宇局长针对下一步实验站运行管理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共建双方单位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圆满完成督办任务,加强宣传,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实验站知名度。
    会议听取了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河海大学和运维单位关于实验站运行管理维护、督办事项推进和共建共管合作等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对实验站规范运维、观测实验工作开展,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并就下一步落实人员及运维资金、规范运行管理等事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达成了共识。
    本次会议由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水文水资源学院、太湖流域管理局水文局、浙闽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安徽省水文局等部门,运维单位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会议。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顺利通过专家组综合绩效评价
    12月16日-17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在上海市及江苏省苏州、无锡市组织召开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会,对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牵头、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人员参与完成的“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水利部高度重视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和产生的行业效益,国科司领导专程出席了此次会议。项目课题负责人和参与单位技术骨干等70余人参加了会议。
综合绩效评价分为示范区现场检查和绩效评价会两部分。专家组一行14人现场检查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区域活水与水质提升示范区、常熟市城区畅流活水与水质提升示范区运行效果情况,以及苏州市城区活水联控联调系统、太湖全湖区风生流物理模型关键技术应用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专家组审阅项目相关材料,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李云正高项目执行情况汇报,经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本项目基础理论与技术研发创新突出,集成应用程度高,实践应用效果好,推广前景广阔,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为“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专项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综合绩效评价。
    项目历时四年,围绕长三角地区防洪、水资源供给、水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面临的安全问题,从理论方法、技术体系、平台装备和示范应用层面开展攻关,创新了长三角地区水循环演变、平原河网和浅水湖泊水动力与水环境响应机制及复杂江河湖多尺度水资源协同等3个理论,攻克了联合调度模型融合、异构模型数据同化、多尺度分级智能模拟、大型浅水湖泊模拟等10项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水循环模拟平台和一体化海岛海水淡化成套装备,形成了长三角水安全保障系统性解决方案,为长三角山丘区、平原区、湖泊、河口海岸带、海岛不同空间区域的水安全问题解决提供了理论、技术、平台、装备。
    项目技术成果已经在长三角地区系统应用,建成水环境提升、水资源调度和海水淡化利用等多个示范区,实现了枯水季节供水保障率提高10%、河网水体流动性提高10%以上,海水淡化装备产水规模8550 t/d,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有效提升了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能力与科技支撑能力。此外,成果还推广应用到长三角上海(嘉定、临港)、南京、无锡、徐州、绍兴、湖州等以及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区,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一行到访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交流
    11月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院长马腾等访问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  
    王焰新院士作了题为《劣质地下水成因研究》的学术报告。王院士强调了地下水在水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从地下水中氟、碘和砷的时空分布特征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出发,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全国典型区域劣质地下水及成因方面所做的研究。报告就劣质地下水的区域分布和垂向剖面变化展开了系统全面的介绍,探索了劣质地下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分享了其团队基于劣质地下水未来演变规律的全球健康影响评估结果。报告内容丰富有深度,师生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报告会后,王院士一行参观了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青藏高原研究团队的工作汇报,并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  
    学术交流活动后,徐辉校长会见了王院士一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余钟波、校科技处处长、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锦国、水文水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孔祥冬、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军冰、实验室相关研究团队及100余名师生参加学术报告会和交流活动。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受邀主讲第五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
    12月20日,第五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在北京举办。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云院士担任主讲嘉宾,以《区域水平衡与水安全保障》为题,从我国水资源自然禀赋及特征,我国水安全形势与保障对策,健康的区域水平衡构建路径、以及当前水平衡若干重点问题等方面做了专题报告。今年8月,“如何优化变化环境下我国水资源承载力,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状态”入选中国科协2020年10大前沿科学问题。本期中国科技会堂论坛以“中国水资源与水安全”为主题,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中国水资源现状形势、水安全及保障策略等水平衡问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银堂正高级工程师作为互动嘉宾参与了讨论。
    中国科技会堂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以“科技创新发展,智慧启迪未来”为核心理念,面向领导干部开展高端科普为定位,致力于打造科技界有影响力的“百家讲坛”。本期论坛由新华网、中国水利学会承办,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电 话:025-83787286    传真:025-83786606
邮 编:210098
网 址:http://hydro-lab.hhu.edu.cn/
    wdl@hhu.edu.cn
返回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平台管理 | 办公管理入口

      地址:江苏南京西康路1号 河海大学    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邮编:210098  电话: 025-83786606    传真:025-83786606  E-Mail: wdl@hhu.edu.cn 

      版权所有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