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实验平台
  您的位置: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 实验室简报 >> 正文
  阅读全文

2011年12月简报(总第二十八期)

 [添加时间:2012/1/9 16:46:38, 浏览次数:11115次 ]
本期要闻:
²   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²   水利部陈雷部长视察国家重点实验室铁心桥试验基地
²   实验室获两项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²   陈喜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工程水文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启动会召开
²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111引智基地获准立项
²   实验室举办水灾害预测与防治国际研讨会
²   唐洪武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²   王银堂、丰华丽在全国水利人才工作会议上获表彰
²   实验室彭世彰主任出席第九届海峡两岸农田水利技术研讨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顺利召开
 
    2011年12月11日,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河海大学召开。依托单位河海大学校长王乘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有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实验室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河海大学徐卫亚副校长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李云副院长主持。
    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浩院士主持了学术委员会会议。会上,实验室主任彭世彰教授汇报了实验室2011年度工作,副主任戴济群教高汇报了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的执行与申报情况。学术委员会委员们从科学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开放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实验室2011年度工作进行了审议,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执行及立项情况进行了审定,对实验室今后的发展及2012年的评估准备工作给予了指导。    委员们充分肯定了实验室2011年度工作成效,尤其对实验室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培养与聚集杰出人才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实验室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优势效应,紧密围绕评估目标,加强现有成果的凝练,创新运行管理机制,以评估促进建设,争取更多国家级项目,取得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性成果。
 
水利部陈雷部长视察国家重点实验室铁心桥试验基地
 
    2011年12月9日,水利部陈雷部长视察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铁心桥试验基地。水利部总工程师汪洪、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调水局局长祝瑞祥、办公厅副主任吴文庆、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江苏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和副厅长陆桂华等陪同视察。
    陈雷部长实地查看了铁心桥试验基地长江下游试验厅、白鹤滩试验厅、通航试验厅、港珠澳大桥工程模型试验厅等,听取了南京水科院院长、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张建云院士关于试验基地建设和科研工作情况汇报,对正在开展试验研究的科研人员致以亲切问候。
    考察中,陈雷部长详细询问了长江下游模型、港珠澳大桥工程模型等相关模型的设计目标和功能,了解试验研究范围、技术参数、试验进展和原创成果等情况,就有关技术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勉励科研人员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实验室戴济群副主任,左其华教高、陈生水教高、李云教高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科研人员参加了考察活动。
 
 
 
实验室获两项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关于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的公告,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主持及参与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顾冲时教授主持的“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及河海大学主持龚政副教授、陶建峰副教授参与的“河口海岸水灾害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为水利工程安全服役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成果在全国70个大型水利工程应用后,取得直接经济效益4亿元,节支2.6亿元,并为在确保工程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起到了重大作用。“河口海岸水灾害预警预报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应用”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提高了潮水、洪水的预报精度,成果已在国家防总和江苏等省防办以及48个沿海防汛单位获得成功应用,产生经济效益6.1亿元,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陈喜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工程水文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启动会召开
 
    2011年12月2 ~3日,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陈喜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工程水文计算的理论与方法”启动会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召开。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河海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挪威奥斯陆大学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河海大学徐卫亚副校长出席会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材料学部水利工程与海洋工程学科李万红主任主持会议,并就项目启动和研究工作提出了要求,徐卫亚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学术领导小组专家张建云院士等对项目实施进行了学术指导。
    项目负责人陈喜教授就项目的总体思路、项目组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进行了报告。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的五个课题负责人分别报告了各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工作目标、拟实施的研究方案、年度指标、工作难点和存在问题等。与会专家围绕项目研究方案进行了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和意见。会议还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变化环境下工程水文计算的理论与方法”管理补充办法》。
    该重大项目是针对近50年来我国长江上游、黄河、海河、淮河、珠江等流域的实测径流量都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水文极值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大,影响到已建工程的实际防洪兴利效果和待建工程水文设计的可靠性而设立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气候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机理;水文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模拟与预测;水文序列变异诊断和重构理论与方法;非一致性概率分布估计理论与方法;变化环境下水利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等。该项目资助期限为5年,资助经费为1500万元。
 
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申报的“111引智基地获准立项
 
    2011年10月中旬,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启动了“十二五”首批“111计划”新建引智基地的建设工作。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河海大学校长王乘教授为负责人申报的“海岸带滩涂资源开发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得立项,成为“十二五”首批全国34个引智基地建设项目之一。这是继“十一五”期间立项的“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之后又一创新引智平台。
    “海岸带滩涂资源开发与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汇集了海洋科学与海岸工程、水利科学与工程、海洋能源与环境、海涂水土资源、海涂经济及管理等相关学科力量,汇聚了国外学术大师、学术骨干,重点在海涂围垦工程与灾害防治、海岸带环境力学、淤泥质海岸港航工程、近海可再生能源工程、海涂垦区灌排工程、海洋经济战略与管理等方向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服务于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需求。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预期取得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的知识创新成果和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培养一批稳定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壮大学科力量,引领海岸带滩涂资源开发与安全学科的发展方向。
    “111计划”由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组织实施,以建设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手段,加大成建制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在高等学校汇聚一批世界一流人才,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的融合,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科,提升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实验室举办水灾害预测与防治国际研讨会
 
    由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水灾害预测与防治国际研讨会”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ater-related Disaster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于2011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河海大学闻天馆隆重举行。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副主席任立良教授主持开幕式,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陈喜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文教授做了大会主题报告,俄克拉荷马大学和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十几位国际水灾害防治领域的专家受邀参加会议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名青年学术骨干也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就变化环境下的洪水、干旱、暴雨、滑坡等水灾害相关热点研究话题进一步了热烈讨论,并对今后中美双方开展学术交流和互访等问题进行了协商。本次会议交流活动由高等学校学科创新111引智计划项目(B08048)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特色项目(TS2011HHDX035)共同资助。
 
唐洪武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10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唐洪武教授负责的“水沙运动过程及模拟”项目获得资助。
    唐洪武教授主要从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担任中国水利学会下设3个二级学会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等项目80余项,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成果:研究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河流水沙运动过程,建立了河流阻力特性、泥沙沉降规律等实用的计算方法,充实了平原河流水沙动力学理论;创建了复杂河流水动力系统模拟技术,解决了河流水沙动力全过程模拟关键技术问题;发明了多项河流防洪安全实用技术,为防洪工程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成果经几十项工程应用,取得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获国家专利7项。出版著作等5部,发表论文14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6项。2004年获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第九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2008年入选江苏省“333”中青年科技领军高层次人才。
 
 
 
王银堂、丰华丽在全国水利人才工作会议上获表彰
 
    水利部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回顾总结“十一五”水利人才工作成绩,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重点任务,努力推动水利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于2011年11月25日,在京召开了全国水利人才工作会议。
    会议表彰了一批取得骄人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向第三批“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第四届水利青年科技英才、第七届全国水利技能大奖获得者代表颁发了奖牌、证书。 重点实验室王银堂、丰华丽两位教授级高工,分别代表5151人才、青年科技英才上台领奖。
 
学蒋巷社会主义新农村,缅沙家浜革命先烈
                                                                                                      -- 记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党日活动
 
    2011年10月21日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全体党员赴常州参观了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与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思路和经验,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情操。
    在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参观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回顾了抗日英雄们的英勇事迹,重温了革命先烈大无畏气概,接受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红色教育。
 
 
 
 
 
 
1.“港工自密实自养护抗裂型耐久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获2011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
    在近日公布的“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由实验室陆采荣教高作为第一牵头单位和第一完成人完成的“港工自密实自养护抗裂型耐久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和作为主要承担单位完成的“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成套技术开发研究”获2011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本年度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共评选两项。
    港工自密实自养护抗裂型耐久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十一五”重大研究专项《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针对离岸深水港建设在混凝土浇筑、养护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的更高需求和应用难点,结合依托工程,研究解决了困难条件下海工混凝土的快速施工、养护和抗裂等技术难题。
    该项研究成果能有效解决现场施工条件苛刻、结构形状复杂、钢筋密集、难以振捣、养护困难、工期紧张、混凝土抗裂耐久性要求高等单一或复合条件下的工程建设难题。混凝土自养护技术可节约宝贵的淡水资源,符合节约型社会的需求。抗裂高耐久混凝土配制新技术能合理利用工业废渣,减少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可节省水泥、节约资源和能源,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应用前景广阔。
 
2.《长江福姜沙、通州沙和白茆沙深水航道系统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工作大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11年11月16至19日,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专项“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航道工程组各分项目研究工作大纲评审会在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西部项目管理中心、重大科技专项领导小组和技术总体组领导及成员、科技重大专项牵头单位长江航务管理局、各项目承担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项目第一承担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左其华副院长、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夏云峰教高和管理人员以及项目参加单位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相关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11月17日上午,重大科技专项分项目《长江福姜沙、通州沙和白茆沙深水航道系统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研究工作大纲评审会顺利召开。会议邀请了部专家委员会、部三峡办、湖北省水利学会、上海航道院、河海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认真审阅了本项目研究工作大纲,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认为工作大纲以项目任务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对项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考核指标进行了细化,实施方案可行,技术路线正确,进度安排适当,资源配置合理。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该项目研究工作大纲通过评审,并要求项目实施中应注重基础资料的收集以及与项目依托工程的紧密配合。
    《长江福姜沙、通州沙和白茆沙深水航道系统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为“黄金水道通过能力提升技术”重大科技专项的子课题,主要围绕长江三沙河段水沙输移特性及航道演变关系、航道整治参数、滩槽总体控导、整治建筑物新结构及其稳定性、三沙河段系统治理技术等进行研究,认识复杂潮汐影响河段水沙输移特性及其河床演变规律,提升多汊潮汐影响河段航道整治关键技术理论,为多目标条件下航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福姜沙、通州沙和白茆沙航道整治工程中,为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李凌教授主持的“973”项目课题启动会召开
    2011年12月6~7日,由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李凌教授主持的“973”计划项目“长江中游通江湖泊江湖关系演变及环境生态效应与调控”第五课题“江湖关系变化的湖泊和洲滩湿地生态效应”启动会在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召开。协调会由课题组长李凌教授主持,课题参与单位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课题负责人、项目组成员近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期间,李凌教授总体介绍了课题研究内容和思路,谢永宏站长介绍洞庭湖研究站基本情况,并带领课题组成员参观洞庭湖站科研设施和2平方公里的湿地试验样地,研讨了课题野外工作和实验设计方案。专题负责人汇报了各专题的实施方案,并就课题内部合作、成果和数据共享、课题管理等展开了充分研讨。最后课题组全体成员进一步讨论了数据汇交计划、野外联合采样等工作安排,并初步确定了下一次学术研讨会议定于2012年5月下旬在河海大学举行。
 
4.实验室举办校庆学术报告会暨自主研究课题年度专场报告会
    2011年11月16~21日,实验室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研究课题年度检查工作,连续举办了四场校庆学术报告团队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专场报告会。各课题负责人就项目本年度的执行情况和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与会人员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实验室还邀请了相关专业的多位专家对自主研究课题的研究进展和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点评,针对各项目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自主研究课题的年度检查工作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规工作,通过该项工作,加强了对课题的动态管理,保证了课题的研究成效。
 
5.“全国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协调会在广州召开
    2011年11月28日,“全国河口海岸滩涂开发治理管理规划”规划编制组在广州召开了编制工作协调会议。规划协调工作组副组长、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巡视员吴强,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综合处副处长陈桂芳,各流域管理机构、相关主管部门规划联络员及专题研究单位的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规划编制组关于技术大纲补充说明的汇报、各专题初步成果汇报、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发言,对前一阶段河口海岸滩涂调研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和讨论,进一步明确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深度,统一认识切实推进规划工作。并对下阶段工作安排进行了研究和协调。规划编制组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团队学术带头人陆永军教高主持了会议。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巡视员吴强对会议做了总结讲话,他肯定了规划编制已取得的工作进展,同时要求规划编制组要认识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充分有效利用现有规划和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基础资料。他强调,从现在起进入规划的关键时期,现阶段的关键是明确职责,协调配合,下一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规划编制工作按时完成,编制参加单位统一认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有序推进,把编制工作切实抓好。各省厅应加强与本省相关部门及对应关流域机构的协调和沟通,解决规划编制有关问题,流域机构加强对有关省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督促,尽快完成本辖区内各省市规划编制及汇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作为规划的技术总负责单位,要按照技术大纲要求认真做好组织实施、督促和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各单位编制工作进展,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做好规划重点、难点的研究讨论和咨询论证,及时整编和汇总有关成果,确保规划高质量、按时完成。
    会上各规划编制参加单位经过讨论统一了思想,取得了共识,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
 
6.实验室围绕学术氛围与国际化漫谈举办学术午餐会
    2011年10月28日,实验室举办了学术午餐会,围绕“学术氛围与国际化漫谈”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实验室各团队研究人员20余人参加了午餐会。团队学术带头人任立良教授以自己海外见闻为实验室团队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提出意见。实验室副主任王文教授介绍了与实验室学科相关的国际组织机构和国际会议,就如何参加和注意事项给予了建议。
 
 
 
 
学术交流与视察访问
1.实验室彭世彰主任出席第九届海峡两岸农田水利技术研讨会
    2011年12月2日,由中国农村水利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九届海峡两岸农村水利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大陆和台湾的7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实验室主任彭世彰教授在会上进行了题为“灌排调控的稻田节水生态效应”的演讲与学术交流。该研讨会每年在大陆和台湾轮流举办,已成为两岸学者和技术人员进行农田水利工程领域学术与技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2.张建云院士一行访问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2011年11月17日,中国工程院张建云院士,实验室副主任戴济群等一行6人访问黄科院。黄科院院长时明立,党委书记高航等领导与张建云院士一行进行了座谈。
    张建云院士在座谈中指出,南科院和黄科院共同面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和中央水利会议召开的大好形势,水利科研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期。南科院和黄科院在基础学科的设置上相近,在专业上优势互补,特别是在材料结构、岩土工程、水文水资源的研究等方面各有所长。希望共同围绕水利部、黄委的各项部署,在水利科研和治黄科研工作中加强交流合作,结合水利重点工程,进一步做好水利科研和创新工作。
    黄科院时明立院长对张院士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黄科院的基本情况。会后,张院士一行在时明立院长和高航书记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模型黄河”试验基地。
 
3.实验室郝振纯教授赴河北工程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2011年11月28日,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郝振纯教授应河北工程大学邀请做了题为“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影响研究”的报告。水电学院资源系、水利系师生聆听了报告,并进行了交流。
    郝振纯教授在报告中以全球变暖这一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图片演示和科学数据,阐述了全球和中国近百年气候变化的情况,指明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可能影响。郝教授详细介绍了“全球变化国际计划”科学课题和实验研究的开展情况,并重点讲述了IPCC及其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会后,郝振纯教授与水电学院院长董卫等就科研工作和青年教师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4.吉林大学林学钰院士一行视察实验室
    2011年11月24日上午,吉林大学林学钰院士一行在河海大学唐洪武副校长的陪同下,来到实验室视察指导工作。实验室彭世彰主任热情接待了来宾,彭主任汇报了实验室的基本建设情况并陪同来宾参观了相关实验平台。随后,林院士一行与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就实验室运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5.张建云院士会见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代表团
    2011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代表团一行9人应邀来访。11月30日上午,张建云院士会见了外宾,对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代表团来院访问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双方代表热情地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洪水风险管理研究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愿望。会见结束后,英国洪水专家赴铁心桥试验基地参观了有关模型试验。
    30日下午,英国代表团6位专家为实验室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方面的7个专题报告,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协会主席、Swansea大学副校长Ian Cluckie教授的报告: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协会及各研究项目介绍;英国Leeds大学土木工程学院Nigel Wright教授的报告:洪水淹没模型研究的进展;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Newcastle大学 Enda O'Connell教授的报告:土地利用管理与洪水风险;英国Nottingham 大学社会科学学院Colin Thorne教授的报告:土地利用、泥沙与洪水风险;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Manchester大学Peter Stansby教授的报告:海岸洪水;英国HR Wallingford 水利研究公司咨询工程师Paul Sayers先生的报告:防洪基础设施的管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Swansea大学副校长Ian Cluckie教授的报告:城市洪水模型及雷达数据应用。
    报告结束后,双方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英国工程与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英国环境管理暑、英国河流管理暑等机构的支持与赞助下,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协会于2004年成立,英国16所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为其成员单位,汇集了英国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方面的顶级团队和专家。该协会代表团此次来访并作专题报告,为实验室人员了解和学习英国同行在洪水风险管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6.加拿大渥太华大学专家来访
    2011年11月28日-29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Ioan Nistor博士应邀来访。29日上午,南京水科院李云副院长与到访专家进行了亲切会谈。Nistor博士在院国际会议厅举行了题为“现场勘测与极端水动力对结构物影响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讲座。演讲展示了今年3月日本地震、海啸所造成的建筑物损毁的大量图片资料。通过现场勘测,分析相关资料,提出新的建筑物设计和建筑规范、导则。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展开了热烈的技术探讨。
    当天下午,Nistor博士在吴时强教授、潘军宁教授陪同下参观了铁心桥试验基地。

 7.新西兰国立水与大气研究所(NIWA)王铁军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2011年12月23日,新西兰国立水与大气研究所(NIWA)的王铁军博士在重点实验室会议室作了题为“On the Use of the Budyko Framework for Diagnosing Impacts of Groundwater in Regional Water Balances”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陈喜教授主持。王博士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Budyko假设的基本原理,通过实例介绍了该原理在流域水循环模拟中的应用,并与参会老师、研究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Shahbaz Khan教授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管理局(MDBA)Tariq Rana博士访问实验室
    2011年12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水与可持续发展计划部主任、生态水文学计划全球协调人Shahbaz Khan教授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流域管理局(MDBA)政策与规划部代理主任Tariq Rana博士在重点实验室会议室分别作题为“Transforming Field Base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o Actionable Policy Advice for Sustainable Water Futures – the Ecohydrology Demonstration Projects Initiave”和“Groundwater Planning in Murray-Darling Basin, Australia”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罗玉峰副研究员主持。Khan教授向与会者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水文学计划(Ecohydrology Programme)的目标、措施、示范项目网络及评价标准,Rana博士则介绍了墨累-达令流域概况、水资源管理和规划,重点介绍了地下水规划的方法、模型、标准以及立法实施,并与参会老师、研究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9.水利部副部长周英一行视察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年10月29日,水利部副部长周英一行在河海大学校长王乘教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院士的陪同下,来到实验室视察指导工作。实验室王文副主任热情接待了来宾。王主任首先向来宾汇报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实验室定位与特色、研究方向、科研与成果、地位与作用、队伍与人才、运行与管理等部分。随后陪同来宾参观了水文水资源基本规律实验平台、水生态与水环境实验平台和同位素水文实验平台。周部长询问了实验平台及野外基地的建设情况,并对实验室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肯定。陪同视察的还有河海大学副校长鞠平、党委副书记陈德奎、副校长朱跃龙等。
 
10.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成平副局长一行来访
    2011年11月25日,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成平副局长、技术管理处李春风处长以及交通部西部项目管理中心赵之忠主任来访。南京水科院左其华副院长、实验室戴济群副主任等参加了会见。
    左其华副院长等分别介绍了承担西部项目、公路科研任务的情况,戴济群副主任介绍了实验室基本情况;成平副局长、赵之忠主任、李春风处长对拟开展的科研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今后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发挥科技平台和人才资源优势,共同开展更多交通领域的科研合作。
    戴济群副主任陪同成平副局长一行参观了实验室铁心桥试验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谈和参观活动。
 
11.南京市鼓楼区区委书记陆平贵、区长杨学鹏一行视察实验室
    2011年10月13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区委书记陆平贵、区长杨学鹏一行在河海大学校长王乘的陪同下,来到实验室视察指导工作。实验室主任彭世彰、副主任王文热情接待了来宾。陆书记在了解了实验室基本建设情况后,重点询问了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情况,并对实验室已取得的科研成果表示肯定。随后,陆书记、杨区长一行参观了相关实验平台。 
 
12.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张华勤院长一行来访
    2011年11月15~16日,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张华勤院长、李卫平书记一行14人来访。南京水科院张建云院长、左其华副院长、实验室戴济群副主任等与张华勤院长一行进行了座谈。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张建云院士就双方共同开展“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研项目联合申报与合作研究充分交换了意见,指出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协作与联系,抓住我国内河航运大发展的契机,共同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张华勤院长希望双方在交通运输科研领域中更好地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就开展公益性基础研究、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16日上午,戴济群副主任陪同张华勤院长一行参观了铁心桥试验基地,并就开展科研项目管理,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谈、参观活动。
 
13.台湾高校师生访问实验室
    2011年10月14日下午,来自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嘉义大学、淡江大学以及台湾海洋大学的共约20位师生,来到实验室进行访问。在了解了实验室的定位与特色、研究方向、科研与成果、地位与作用、队伍与人才、运行与管理等情况后,参观了水文水资源基本规律实验平台、水生态与水环境实验平台和同位素水文实验平台。
 
14.“洪水预报预警技术国际研讨班”中外专家应邀来访
    参加“洪水预报预警技术国际研讨班”的世界气象组织(WMO)气候与水资源司水文预报与水资源处处长Wolfgang Grabs教授、丹麦水利研究所中国部总工程师张海平博士,于10月25日上午应邀来访讲学。张建云院士会见了二位专家及陪同来访的水利部水文局刘志雨副总工程师。
    W.Grabs教授长期担任德国联邦技术合作署、世界银行、欧盟、世界气象组织等机构气候变化、洪水预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协调工作,1999年以后任世界气象组织水文预报与水资源处处长。他在讲演中主要介绍了世界气象组织领导和组织的全球洪水预报模型的比较与应用,以及山洪的预报预警指导原则。
    张海平博士曾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地方政府的几十个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或主管,主要从事水动力、洪水、水质和生态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水污染分析与控制;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发等。他在讲演中主要介绍了丹麦水利研究所开发的洪水预报管理系统及其在中国水利中的应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人员陪同参加“洪水预报预警技术国际研讨班”的其他专家和学员参观了实验室铁心桥试验基地。
 
15.甘肃省高校领导干部考察团一行访问实验室
    2011年12月6日,甘肃省高校领导干部考察团一行来到实验室进行参观访问。实验室副主任王文热情接待了来宾。来宾在了解了实验室的历史沿革、科研成果、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后,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相关实验平台。
 
16.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彪一行访问实验室
    2011年11月18日,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彪一行来到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访问。陈书记在了解了实验室基本建设情况后,参观了相关实验平台。河海大学党办郭继超主任陪同参观。
 
17.南京大学袁慧玲教授一行参观实验室
    2011年10月17日,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袁慧玲教授一行十余人访问实验室。袁教授在了解了实验室关于人才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情况后,参观了实验室相关实验平台。
 
18.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迪帕克阿迪卡力高级研究员访问实验室
    2011年10月25日,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地球科学与资源工程研究中心迪帕克•阿迪卡力高级研究员在河海大学徐卫亚副校长的陪同下,来到实验室进行参观访问。实验室主任彭世彰、副主任王文热情接待了来宾。在听取了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后,来宾参观了各实验平台,双方就开展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进行了沟通。
 
19.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一行应邀来访
    2011年11月3日上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Attila Brungs教授一行5人应邀来访。李云教高会见了到访的客人。
    双方简要介绍了各自研究重点及领先领域,并就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机器人在地下管网(含供水管道)监测与维护、修补等方面的应用、气候变化对水环境、水生态影响评价等几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同意通过联合申请中澳科研合作项目、国家国际合作研究专项、互派高级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开展广泛合作。重点实验室有关科研人员参加了活动。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电 话:025-83787286    传真:025-83786606
邮 编:210098
网 址:http://www.hydro-lab.cn
    wdl@hhu.edu.cn
返回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平台管理 | 办公管理入口

      地址:江苏南京西康路1号 河海大学    南京市广州路223号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邮编:210098  电话: 025-83786606    传真:025-83786606  E-Mail: wdl@hhu.edu.cn 

      版权所有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