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闻:
²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²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重大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鉴定
² “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²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参加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联合牵头项目启动会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NSFC-NWO 项目)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²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S. A. Galindo Torres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
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研究方向水工程安全与新材料陆采荣教高团队参加完成的科技成果“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李国英教高、米占宽教高参加完成的“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黄河小浪底工程关键技术与实践”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科 研 动 态
1.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重大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鉴定
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云院士研究团队完成的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重大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鉴定。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为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重大项目,针对气候变化对中国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的可能影响,开展了气候变化情景、水资源演变规律、气候变化影响评价、适应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包括研发了覆盖全国的业务范围广、空间尺度大的多模式多方法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平台;探明了全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对水安全影响的全要素演变规律,提出了基于水文模拟技术的突变诊断方法及河川径流变化归因定量分析方法,识别了气候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主要江河径流变化的影响;发明了“大型水工极端气候模拟器”和“可调节式多应力混凝土诱导开裂装置”,探明了水工建材特性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提出了气候模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气候情景修订方法,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全国十大水资源分区水安全的影响,明晰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区域及相应的适应措施。 该项成果已应用于IPCC-AR5、“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第二次国家气候变化评估”等重要报告的编写,“‘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全国抗旱规划”、“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太湖等流域水环境保护和防洪安全保障策略的制定,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中国参与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谈判等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2014年3月13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鉴定会。
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云院士代表参研单位介绍了项目的立项背景、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创新点、学术产出、成果应用与综合效益。本项目围绕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从基础性支撑技术、降低风险的关键措施、风险管理战略三个层面,分别开展了水库大坝病险与溃坝规律研究、溃坝试验和模拟技术研究、基于风险的大坝安全评价技术开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关键技术研究、水库大坝风险控制非工程措施研究、水库大坝安全信息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水库大坝风险标准研究等七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研究成果已在小浪底、西霞院、丹江口、潘家口、大黑汀、丰满、小湾、新安江、凤滩、岗南、黄壁庄、漳河、旁多、沙河、沙河集、青山、古田溪梯级及黄河堤防等数十座重要水库大坝与堤防工程中应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水库大坝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鉴定委员会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及质询讨论,一致认为本项目研究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广泛、成果丰富,在溃坝试验与模拟技术、大坝病险与溃坝规律、大坝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大坝安全信息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参加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联合牵头项目启动会
2014年3月4日至5日,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China Europe Water Platform)联合牵头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欧盟理事会、法国、英国、荷兰、瑞士、奥地利、丹麦、瑞典、匈牙利、西班牙等国及我国水利系统的代表约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高波司长、欧盟环境总司水务官员Marta Moren、中欧政策对话支持项目主管Chris Brown出席并致辞,水利部国科司巡视员刘志广主持开幕式。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云副主任率团参会并主持会议讨论,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时强教高作“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水挑战”主题报告。 2012年第六届世界水论坛期间,我国水利部与欧盟理事会签署联合声明,建立中欧水资源交流平台,旨在促进中国与欧盟成员及相关国家在水资源政策对话、科技研究及商务对接三个方面开展交流合作。目前中欧水资源平台下正开展农村用水挑战、城市用水挑战及流域洪水风险管理三个工作领域共计9个专题的联合牵头合作,我院与瑞典方联合牵头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Water-Energy-Food Nexus)专题,并负责协调城市用水挑战领域的合作。 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专题工作目前进展顺利,双方计划第一阶段以太湖流域为例,开展城市化背景下的水、能源与粮食间的纽带关系研究,后续还计划开展我国西南水电基地能源与社会发展、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西北旱区粮食生产及社会发展等相关问题研究。会议讨论期间,合作各方商定了2014-2016年工作大纲及行动指南,讨论了活动资金筹措、工作目标、预期成果、阶段性目标、任务分配等细节问题。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项目(NSFC-NWO 项目)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2014年1月9-10日, 中荷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波流边界层泥沙冲积过程研究”研讨会在河流海岸研究所举行。项目荷兰方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UNESCO-IHE) Dano Roelvink教授参加了研讨会。Roelvink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岸动力地貌学,在海岸工程泥沙和地貌模型等方面有很深造诣。已发表100余篇高影响因子论文,是著名Delft3D模型及X-Beach模型源代码主要编写人之一。
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陆永军教高(项目中方负责人)主持会议。研讨会上,Roelvink教授以及团队研究人员汇报了项目在过去一年来的最新进展。双方就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中一些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并确定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中荷双方还就下一步国际合作项目申报等相关事宜交换了意见,并对未来继续深化水动力泥沙领域合作研究达成了初步共识。
学术交流与视察访问
1.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S. A. Galindo Torres博士来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
2014年3月27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S. A. Galindo Torres博士来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Torres博士参观了实验室大厅及实验室平台,并作了题为“Discrete approach to mode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离散元方法在工程上的一些应用,包括离散元在多孔介质传输、物质输运、流固耦合、水坝安全等领域的应用,Torres博士的讲解方式深入浅出,各种工程应用的研究方法介绍详细,结合形象的动画,具有很高的启发性。学术报告由金光球教授主持。会后,Torres博士与实验室师生就胶体输运、移动沙波等问题的离散元研究方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 广西水文水资源局赵木林局长一行来访
2014年3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党组成员、水文水资源局赵木林局长一行5人来访并考察铁心桥实验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云院士、戴济群副主任、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方向水旱灾害形成机理及防灾减灾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双方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结合广西水情的共性和特点,共同深入讨论了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基地建设等领域的工作和研究情况。 座谈会后,李云副主任及相关研究人员陪同赵木林局长一行考察了水文自动化所、铁心桥实验基地
3. 重庆市水利局王爱祖局长一行访问实验室
2014年3月19日,重庆市水利局王爱祖局长一行7人来访并考察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铁心桥实验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建云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方向水工程安全与新材料研究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双方就水库大坝基础数据库的功能完善、长江三峡工程科学运行对上游影响研究、防汛指挥系统开发、溃坝实验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4. 南昌工程学院金志农校长一行访问实验室
2014年3月11日下午,南昌工程学院金志农校长一行在河海大学校长办公室郑润副主任的陪同下,参观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丁寿祥副主任热情接待了来宾,金校长一行首先听取了实验室基本建设情况汇报,参观了相关实验平台,观看了有关实验演示,对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和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陪同来访的还有南昌工程学院教务处陆伟锋处长、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彭友文院长以及党委(校长)办公室黄国华副主任。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内)
电 话:025-83787286 传真:025-83786606
邮 编:210098
网 址:http://www.hydro-la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