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20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水利学会主办,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400余位院士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变化环境下水安全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水科学前沿问题。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水利部原副部长、水利部参事委主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中国工程院二局局长高中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主任李万红,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河海大学校长徐辉等出席开幕式。论坛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致欢迎辞,中国水利学会副秘书长刘咏峰代表主办单位致辞,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副司长郭志伟、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讲话。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依托于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由河海大学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同出资、联合设立的“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基金正式启动。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共同触动开启基金启动球。 本届论坛设置了5个大会特邀报告、9个大会主旨报告。特邀报告有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的《 气候变化风险判别的思考 》,水利部原副部长、水利部参事委主任、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河海大学教授矫勇的《关于对我国水安全的认识》,美国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ennise Lettenmaier教授的《水文变化及其对水安全的影响》,英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斯旺西大学Ian Cluckie教授的《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及技术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政府间理事会Andras Szollosi-Nagy主席的《水安全与可持续》。特邀报告会由中国工程院马洪琪院士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Michael Bruen教授联合主持。 围绕“变化环境及其影响”主题的主旨报告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Slobodan P. Simonovic教授的《将未来的气候变化纳入今天的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杨志峰教授的《城市河流综合整治的系统思维》,IAHR主席、美国马里兰大学Peter Goodwin教授的《平衡供水可靠性、洪水风险减少以及生态系统恢复的挑战:美国的实例》,实验室主任余钟波教授的《变化环境下寒区关键水文过程机及响应》。 围绕“水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主旨报告有荷兰德尔夫特理工大学Marcel Stive教授的《气候变化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评估和应对》,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云教授的《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升技术与应用》,瑞典海洋与水资源管理署Peter Funegard高级分析员的《未来欧洲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瑞典可持续发展的水电》,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教授的《水科学教育、一带一路与可持续发展》,日本山梨大学教授、IAHS 前主席、日本水灾害与风险管理国际中心创始人竹内邦良的《跨学科方法实现水灾害管理》。 论坛围绕“气候变化与极端事件”、“变化环境与水循环和区域水资源”、“气候变化与水生态环境”、“城市发展与城市洪涝”、“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适应性对策”、“变化环境下水文科学实验”、“变化环境下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西南径流变化与适应性利用”、“中德气候变化边会”,分9个论坛邀请了155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深入交流变化环境下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动态,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应对水安全挑战。 出席此次高端论坛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薛禹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吴中如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王超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纽卡斯尔大学Enda O’Connell教授,加拿大工程院Edward McBean 院士,新西兰皇家学会院士、新西兰奥克兰大学Bruce Melville教授,美国新墨西哥矿业及科技学院Peter Mozley副校长,英国水力研究院科技Giovanni Cuomo总裁,荷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学院Dano Roelvink教授,保加利亚黑海-多瑙河研究协会Valeri Penchev主席,澳大利亚气象局专家Robert Argent,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水科学首席教授Q.J.WANG,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Asaad Shamseldin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新西兰、荷兰、韩国、爱尔兰、保加利亚、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匈牙利以及中国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专家学者。 此次论坛由实验室协办,以“变化环境下的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征文,针对我国水安全战略需求以及国际水科学前沿问题开展深入研讨,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