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军(1983-),男,陕西西安人,博士,高级工程师(青年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研究,先后在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水利部水资源司、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工作交流。目前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水文科学协会Panta Rhei计划中国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非常规和常规水资源协同配置及开发利用战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变化背景下水资源需求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中英瑞气候变化适应项目“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水资源影响评价”、中荷国际合作项目“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典型支流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等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 近年来,针对需水预测偏大及其导致的水资源管理难题,系统分析了环境变化对需水过程及典型用水工艺的影响,揭示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需求驱动机理;建立了基于水资源供需理论、水价调节理论的系统动力学耦合模型,实现区域水资源需求过程的动态模拟;提出了基于用水公平理论、用水结构均衡理论、用水-经济协调理论、供用耗排平衡理论的需水合理性检验方法体系。丰富了需水管理新的内涵,完善了实施需水管理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基于水资源供需过程突变理论的需水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了以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需水管理实施框架,并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完成全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测算与分解,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同时,界定了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科学内涵,明确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建立了地下水安全、生态、可持续多目标立体调蓄阈值体系;提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框架,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相关成果在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3篇,其中SCI检索42篇,出版专著6部、译著1部,参编水利部行业技术标准1项,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4项,先后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15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6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5年江苏省科技情报成果一等奖、水利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秀论文、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15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科技部“水利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